
國務院近日印發《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著眼優化和擴大服務供給,釋放服務消費潛力,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、多樣化、品質化服務消費需求。這不僅是對當前經濟形勢下服務消費重要性的深刻認識,更是對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、民生福祉提升的戰略布局。
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實現了高質量發展,關鍵在于其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是否健康合理。對于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中國而言,單純依賴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已難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。服務消費的崛起,正是中國經濟從“量”的擴張轉向“質”的提升的重要標志。2023年8月,國家統計局首次發布的服務零售額數據,映照出服務消費在我國消費市場中的日益重要地位。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.5%,增速遠超同期商品零售額,這一數據背后,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強烈需求,也是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生動體現。
消費,一頭連著宏觀經濟,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;一頭連著千家萬戶,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終表現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民群眾對服務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生活層面,而是更加追求個性化、多樣化、品質化的服務體驗。從養老托育到文化旅游,從教育培訓到健康醫療,服務消費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因此,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,不僅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,更是提升民生福祉、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。
面對服務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,《意見》的出臺,為服務消費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。一方面,通過綜合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、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多種資金渠道,加大對養老托育等重點領域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,為服務消費市場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另一方面,政府綜合運用政策、法律、經濟等多種手段,不斷優化服務消費環境,加強服務消費監管,引導企業誠信合規經營,確保服務供給與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匹配。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,不僅有效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更充分挖掘了服務消費的潛力,讓服務消費市場煥發出了勃勃生機。
展望未來,隨著《意見》的深入實施和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,我國服務消費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。一方面,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,服務消費的智能化、個性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,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優質的服務體驗。另一方面,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,服務消費將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重要支出項目,進一步推動服務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。同時,隨著服務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和完善,相關產業鏈和供應鏈也將得到進一步延伸和拓展,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源泉。
責編:何璐
來源:華聲在線
下載APP